上海书展走过20年,多位“资深”亲历者受邀,他们或从策展、组织的角度,或从书展的变迁,或从与读者的互动等角度,回忆美好岁月,更好砥砺前行。(文章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8月9日)
我与上海书展的故事|盛放的上海书展——我所参与的上海书展20年
■王立翔(上海书画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
自从1985年踏入出版行业以来,我一直见证并参与了上海书展的起步和成长。上海书展的前身是上海图书交易会,2004年,上海图书交易会更名为上海书展。有读者参与的书展与出版业业内自己办的图书发行会有很大不同,它结合了读者、出版人与作者等多个与“书”相关的群体参与,变成多维度的读书交流平台。首次向公众开放销售的上海书展,激发了上海市民的巨大购书热情,零售图书达1300万元,文化活动170余项,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图书文化盛会。回忆起来,真的非常荣幸能与上海书展相伴20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书展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盛会。主办方明确的战略定位、组织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出版人对图书价值的坚定信念共同推动了这一转变。2008年,上海书展首次打出“上海首发、全国畅销”的概念,吸引全国新书到上海首发,再从上海推向全国市场,逐步把上海书展打造成新书首发的大平台。这一行动直接让上海书展在全国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上海所有的出版单位都在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011年,上海书展与以“书香中国”为口号的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全称改名为“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进一步凸显倡导阅读、引导阅读、推动阅读的功能,提升城市的阅读层次。这一年的上海书展在对外传播、国际交流上发力,首创“上海国际文学周”、首次设立“上海国际童书嘉年华”。上海外文图书公司、上海译文出版社等也都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通过引进海外图书和举办相关活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让上海书展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0年来,这些改变与升级,每年都在发生。但我认为,上海书展是在变与不变之间不断前行。所谓“不变”就是举行上海书展的初衷未变,所有的上海出版人秉持着一个使命感,就是作为文化建设者,围绕、适应读者的需求,不断满足读者阅读的需求,实现自己的出版价值。当然,在20年的过程中,读者的阅读习惯有所改变,读书载体发生变化,上海书展也在不断适应变化中发生改变,但这种变化并不是突变式的,而是在逐渐完善并走向良性循环中去实现的,就出版方而言,最为明显的是出版社不断推出愈加优质的好书和升级营销模式。书展利用新技术如直播等互动形式,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同时也采用更加丰富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作者、出版人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满足读者现场体验的需求。前几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上海书展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上海书展结合了售书、读书、讲座、对话、展示,场内场外、线上线下参与等多位一体的交流形式,不仅让读书人充分享受淘书购书之乐,更使得读者与作者、与出版人亲切互动,大大开掘了图书的内涵和外延,让所有参与者的精神世界都有所升华。短短7天的上海书展俨然是读书嘉年华,都市文化的嘉年华。对我这样一个拥有接近40年出版生涯的从业者来讲,回首上海书展20年是让人非常感怀的。20年至少产生了两代新的读者,出版人与老读者年年相约上海书展,也在目睹新读者的不断涌入,并陪伴他们成长。上海书画出版社作为艺术专业出版社,尤其注重阅读与体验相结合,我们设置的“朵云艺术赏读季”,在有限的场地辟出观赏、互动的空间,成为上海书画出版社标志性的展位形象,增加了读者的黏性。我每年都要策划主持多至十几场新书发布、专题讲座和签售活动,每次都能感受到读者真诚甚至火辣的热情;在我们的展位上,常常会有读者“家人”式的招呼,他们对我们的图书和书展活动的如数家珍,尤为让人难忘和感动。因此,每年如期而至的上海书展已成为检验上海出版人成果、提升出版业务能力的重大“战场”,我们的全年选题和发售规划,都以上海书展为重要节点,团队纷纷主动将任务转化为自己的目标,大大锻炼了队伍。
今年的上海书展跨入了第20个年头,十分值得庆贺。我们相信,上海书展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活动,将不断提升功能性,扩大影响力与传播能力;对营造更好的阅读氛围,引导深度阅读,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阅读需求和数字技术环境下,上海书展可以进一步加强线上线下、场内场外联动,将书展期间积聚的各种内容和资源效应辐射到全国和海外。
作为20年的参与者,我祝愿上海书展继续秉承宗旨,不断增强品牌效应,推动出版发行深度融合联动、健康发展,让读者视上海书展为精神家园、享受阅读的愉悦,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