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84年,中国首次参加在美国纽约索纳县举行的第七届夏季残奥会。迄今为止,参加的十届中,共收获金牌535枚、银牌400枚、铜牌302枚。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中国代表团已经连续五届蝉联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残奥会上,从“零的突破”到“蝉联第一”,前辈们在奥运五环的见证下表现出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留下了许多感动人心的瞬间。
平亚丽:残奥金牌“零的突破”
——“比起第一枚金牌,更想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也能从事体育运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平亚丽与孙长亭顺利接棒。
1984年,年仅23岁的平亚丽一跳摘得女子盲人跳远比赛的金牌,这是中国奥运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比许海峰还早一个多月。
1961年,平亚丽出生不久后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1973年,平亚丽进入盲校,盲校的老师让平亚丽练习了短跑,于是平亚丽走上了残疾人体育的道路。
1984年,洛杉矶残奥运会,平亚丽(中)登上最高领奖台。
1984年,夺冠后的平亚丽(右)和田迈久教练(中)及队友参观纽约帝国大厦。中国日报网 资料图
1984年6月24日,在平亚丽最后一跳之前,当时水平最高的巴西选手比平亚丽的最好成绩高出4厘米。平亚丽铆足了劲开始助跑,奋力起跳时伴随着一声大吼,稳稳落在了4.28米的位置上,师徒二人相拥而泣,欣喜若狂。
那届残奥会上,平亚丽不但获得了一枚跳远金牌,还获得了短跑项目的铜牌。平亚丽直言,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块金牌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拼尽全力,是想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也不差,同样能从事体育运动。这也是她最初练跳远的目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平亚丽由于双目失明,加上心情激动,几次都没能将火炬引燃。上一棒的孙长亭见状,果断地将自己的火炬和她进行了交换。这一举动让观众报以理解和支持的掌声。
2008年9月6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盲人火炬手平亚丽在进入体育场。
何军权:“无臂飞鱼”有梦人生
——“失去双臂对我来说也许是不幸的,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废人。”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何军权头戴花环,胸前挂着金牌,夹着花束,笑容开朗。
没有手臂,也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硬汉。二十多年的运动生涯,何军权共代表中国队夺得7金3银2铜,5次打破世界纪录。
刘德华有次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你最喜欢的运动员是谁?所有人都以为,刘德华的回答可能是刘翔、可能是姚明……刘德华却说自己最崇拜的运动员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一个获得了四枚游泳项目金牌的“无臂飞鱼”何军权。
“无臂飞鱼”何军权3岁时遭电击失去双臂,18岁开始在国内多项赛事中崭露头角。在全国第四到八届残运会上,他共获得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1枚。由于在各项大赛中表现出色,他被破格选入国家队备战残奥会。由于何军权没有双臂,出发时只能用牙齿紧咬着毛巾准备出发,在折返和冲刺时都只能用头去触碰终点计时板,即使是训练,也从不马虎,常常撞得头破血流。
2008年9月8日,北京残奥会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何军权(右二)在出发前。当日,何军权获得该项目亚军。
在2004年,何军权与队友们一同代表中国出征雅典残奥会。那段时间也是他受疾病折磨最为严峻的日子。由于长期超负荷训练,他患上了胃病和胆囊炎。为了能顺利参加比赛,他放弃了一切治疗,强忍疼痛和呕吐带病上场。天道酬勤,他在雅典残奥会赛场上,一鼓作气拿下了4枚金牌,将所有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并且三破世界纪录。
2007年,为帮助游泳队筹集资金,何军权拿出一块残奥会金牌拍卖,最终以30万元价格被拍下。后来,何军权告诉对方其实自己本想着5万块就满足了,对方却说金牌或许就值5万,但你的笑容值25万。
从健全人到残疾人,从运动员到教练员,何军权的人生转换颇为艰辛,但也愈发自信。2017年起,何军权担任省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他希望,队员们不仅能站上世界级领奖台,更能站上自己人生的领奖台。
2008年9月8日,北京残奥会男子50米仰泳-S5级决赛中,何军权在比赛中。
李端:唱国歌最大声的人
——“我一定要得冠军,这样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上奏响”
2004年9月19日,盲人选手李端在第12届残奥会男子F11跳远比赛中。在本届残奥会上,他夺得男子F11级跳远和三级跳远两枚金牌。
从扣篮冠军到跳远运动员,李端在黑暗中学会奔跑和跳跃。在北京残奥会上成功蝉联男子三级跳远和跳远冠军。
李端自幼参加篮球训练,在意外发生前,他是一名军人,一名CBA运动员,全国篮球扣篮冠军,梦想成为乔丹一样的灌篮高手。直到18岁时,一个灭火器的意外爆炸使他双目失明。
上小学时的李端(后排左二)在吉林省业余篮球希望班训练。
命运的跌宕,最终让李端在黑暗中学会奔跑和跳跃。1998年,他成功入选辽宁省残疾人田径运动队,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2年后,李端在悉尼举行的残奥会上夺得全盲级三级跳远银牌及跳远铜牌。颁奖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李端,看不到国旗,也听不到国歌。“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是盲人,看不到国旗升起。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得冠军,这样我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上奏响。”
2004年9月19日,盲人选手李端(中)在颁奖仪式上展示金牌。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李端激动地合着旋律大声地唱了起来。当日,在雅典残奥会男子F11跳远比赛中,李端以6米40的成绩摘取金牌,为中国田径队赢得本届残奥会第一枚金牌。
从悉尼回国后,李端把自己手机的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激励自己。4年时光转瞬即逝,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在三级跳远F11级比赛中,他以13.1米成绩获得金牌,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说起当时那堪称完美一跳的感觉,他说:“那就是10年前我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
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李端以13米71的成绩让鸟巢沸腾了,他不仅卫冕了男子三级跳远F11级的冠军,还将由西班牙运动员保持了10年的13米47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4厘米。
2008年9月15日,北京残奥会男子跳远F11级决赛,李端夺冠后在鸟巢里激动地狂奔跳跃。
2022年3月4日,残奥四朝元老李端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受视力障碍影响,开始并不顺利,李端几经尝试,最终成功将火炬嵌入雪花火炬台。整个过程中,现场观众高喊为他加油,令人动容。虽然看不到光,但李端在冬残奥会开幕式的夜晚,为我们点亮了夜空。
2022年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李端点燃冬残奥会主火炬。
侯斌:三连冠“钢铁战士”,一步步靠近梦想
——“我要有一个好的、健康的中国残疾人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展示给奥林匹克的舞台。”
2000年悉尼残奥会期间,侯斌振臂庆祝在澳大利亚体育场举行的男子跳高F42级决赛中夺得金牌。
侯斌曾在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三届残奥会上实现了F42级跳高的三连冠。
出生于黑龙江省的侯斌,9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左腿。但侯斌没有丝毫气馁,没有放弃生活,他走上热爱的体育场,从1993年开始接受专业跳高训练。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一次在数万名观众面前比赛的时候,侯斌紧张得找不到点,两次试跳都没有过,他控制着紧张的情绪,最终以1米92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2004年9月23日,侯斌在雅典残奥会男子跳高F42级比赛中,以1米77的成绩夺得冠军。
2004年侯斌头部意外受伤,为了不影响身体的灵活度和反应力,侯斌硬是在没有用麻药的情况下,接受了缝合手术。在比赛前,侯斌还取下了头上的绷带。他说:“我要有一个好的、健康的中国残疾人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展示给奥林匹克的舞台。”
侯斌的出色表现打动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2008年初,侯斌从克雷文的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全球首位残奥大使。
2008年9月6日,侯斌在万众瞩目下携带火炬徒手攀爬至40米高空。
2008年9月6日,北京残奥会上,侯斌作为最后一棒火炬手拽着绳索现场攀爬。3分钟,39米,最终点燃了主火炬台的一幕,成为了残奥会历史上的经典瞬间。那一刻仿佛侯斌自身经历的写照,坚韧顽强,拼尽全力,一步一步靠近梦想。这段艰辛的攀爬挑战着人类的体能极限,展现着人类的坚毅精神,不负“钢铁战士”的称号。
2022年3月2日,侯斌在北京天坛圜丘采集火种。2022年3月2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天坛公园圜丘举行,侯斌是第一棒火炬手,在北京天坛圜丘举行,采集“夏奥之火”。
王芳:中国版阿甘
——“我已经做好了比赛的准备,但我并不会想太多,放松自己、放松地跑就好了。”
2004年9月22日,天津选手王芳抵达终点后高举国旗向观众致意。当日,王芳在雅典举行的残奥会女子100米T36级的比赛中以13秒88的成绩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并夺冠。
跑道上,奔驰的王芳像现实生活中的女版阿甘,用奔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色彩。
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王芳获得女子100米T36级及200米T36级的冠军,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再次夺得这两个项目的冠军,并打破女子100米T36级世界纪录。看着她在奥运赛场上奔跑的身姿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人们很难想象,这位女孩是一个中度脑瘫的残疾人。
1983年,王芳出生时患上了脑膜炎,智力和身体发育明显低于同龄的孩子,身体残疾为T36级,表现为中度手足徐动症和运动失调,一直到15岁正常走路都很困难。从事田径对她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挑战,但就训练态度和进取精神而言,她却比多数正常的运动员要强得多。王芳在训练的时候几乎从不说话,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科学,但凡是教练指导的,她决不偷懒,都会一丝不苟的反复练习。
《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个吃到的是什么味道。”国歌响起,芳笑得那么天真、甜美。那一刻,她一定是品尝到了甜蜜的味道。
2008年9月16日,北京残奥会上,中国选手王芳在女子100米T36级决赛中,以13秒82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张小玲:六届残奥一生乒乓
——“如果可以,我想一直打下去!”
2008年9月11日,北京残奥会上,51岁的残奥会“六朝元老”张小玲在颁奖台上展示乒乓球女子单打F8铜牌。由于没有报名参加团体比赛,张小玲没有实现自己六连冠的梦想。在以往的五届残奥会上,张小玲获得了五连冠、十枚金牌的佳绩。
在六届残奥会中,张小玲共获得10金1银2铜,是中国获得残奥会金牌数最多的运动员。
1988年张小玲首次参加首尔残奥会夺得个人和团体金牌,其后的四届残奥会,她从未让两块金牌旁落。特别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夺取女子TT8级个人金牌,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第100枚残奥会金牌。
张小玲出生于钦州市钦南区一个叫平艮的小山村,从小酷爱乒乓球。1973年,她在劳作中不慎扭伤右腿,为了减少麻烦强忍伤痛没有及时治疗,两年后骨头坏死。为保住生命,医生给她做了截肢手术。
张小玲落下肢体残疾后,并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更没有放弃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反而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勤奋练习乒乓球,最终成就了她的梦想。
1987年10月20日,张小玲在第二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女子截肢乒乓球团体比赛中。
多年来刻苦的训练和比赛,张小玲一共更换了13个假肢接受腔。新假肢每跟残肢摩擦一次,张小玲就要经历一次如刀绞般的痛。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8年,张小玲已经获得了96枚金牌。2015年,张小玲入选国际乒联残疾人乒乓球名人堂,以表彰她在残疾人乒乓球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卓越贡献。
“每一次走上领奖台,我都会告诉自己,成绩已经是过去的了,一切从零开始。”对于多年获得的无数荣誉,张小玲显得很淡然。
2008年9月10日,2008年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F8半决赛中,张小玲在赛后表情凝重。当日,张小玲以2比3负于瑞典选手约瑟芬-亚伯拉罕松,无缘决赛。
尽管已年届七旬,但她依然在为自己热爱的乒乓球事业努力付出。身为运动员兼教练的她多次带领队伍出国比赛并屡获佳绩,为残疾人乒乓球事业培养后继人才。曾有不少人问过她何时会“挂拍”,她的回答一直都很坚定:“看具体的身体情况和状态,如果可以,我想一直打下去!”
残奥会运动员就像流星,猛烈地燃烧并不是为了谁,而是轨迹的引领让他们注定闪耀。
若我们恰巧抬头仰望,只需一眼,就将余震一生。
第17届夏季残奥会将于当地时间8月28日至9月8日在法国巴黎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由516人组成,其中运动员284人将参加19个大项,302个小项的角逐。
*本文综合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图片 视觉中国 新华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