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曝光了多家外卖店铺食品安全问题:有的外卖店证照是租的、照片是假的;有的店铺,几十家共用一张“美食城”的营业执照;还有的甚至和废品站开在一起,卫生条件令人作呕。这样的店铺却能登上外卖平台的“放心点榜”。目前,曝光的多家脏乱外卖停业整改,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也由此,“幽灵外卖”这一概念被更多网友知晓,它指的是外卖店在平台上对外展示的地址信息查无此地,或是一个地址被多家外卖店铺共享。
新闻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发众多网友的担忧和愤慨。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是高分店铺,实际却有可能是一家无证餐厅;线上的照片环境华丽、菜品诱人,现实却操作简陋、卫生堪忧。线上页面内往往还附带一行不易察觉的小字:门店“图片仅供参考”。这种大相径庭的反差,可谓妥妥的外卖“照骗”。
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外卖以其方便、快捷,成为人们日常就餐选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49.9%。普及的外卖早已嵌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外卖行业每一次乱象曝光,都会牵动人们的神经。
由于线上订外卖的虚拟性,消费者选择外卖商家只能依赖平台推荐、照片、评分、评价。“幽灵外卖”带给人的这种反差感,证明了这样的路径依赖或许并不可靠。让人疑惑的是,这些售卖“幽灵外卖”的“影子店铺”是如何通过审核的?线上线下环境又为何大相径庭?共享执照的店铺又是如何获得高评分的?一连串的问号等待被回答。
出现这样的乱象,平台可谓难辞其咎。作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桥梁,外卖平台在审核商家资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般来说,外卖店铺入驻前,平台需对商家的营业执照、真实经营地址进行考察,严格审核。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平台却存在审核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显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平台放松了对商家资质的审核标准,甚至默许了商家共用执照等违规行为。在相关曝光报道中,甚至有自称为某外卖平台区域负责人唆使经营者“证照作弊”的事实。这种短视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破坏了平台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幽灵外卖”的出现,是对外卖行业的一次严厉拷问,也是对监管体系的一次深度体检。平台在外卖餐饮安全中担负着重要的监管责任。《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责任。
在这场舌尖上的信任危机中,外卖平台不能隐身,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对入驻店铺的资质和真实性负责。除了常规监管外,实地复核和现场考察也必不可少,比如鼓励外卖员在取送过程中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同时,监管部门应创新监管方式,强化网络餐饮经营监管手段措施,畅通社会监督反馈通道,对订餐平台及商家实施规范化管理。
吃一餐放心的外卖是消费者最朴素的诉求。莫让劣币驱逐良币,勿让外卖乱象侵蚀消费者对外卖商家和平台的信任。只有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构建一个安全、透明、有序的外卖消费环境,才能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