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日益普及,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融入,让文化传播走出静态、单一的展示形式,更具有互动性和新鲜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体验,让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自 2019 年贵州被确定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以来," 红飘带 " 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项目陆续亮相。这个暑假,不同年龄段的来黔游客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被这种新形态的长征文化展演 " 圈粉 ",对伟大长征精神有了新体验、新感受。
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过去,文艺工作者用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影视等形式讲述长征故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留下了很多令人难忘的艺术杰作。今天,在数字时代,我们怎样与时俱进,用更加具有沉浸感和感染力的数字艺术舞动 " 地球的红飘带 ",让人们重回历史现场,在感同身受中体会长征的艰苦卓绝,理解红军战士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境界?
前些年,我们曾做过一些相关的艺术探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联欢活动上,我们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展现了大国形象、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我们以 " 一朵雪花的故事 " 为创意,通过动态演绎、多媒体矩阵研发、数字光影编程等将中华文化与奥运元素相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浪漫……这些成功实践,让我们有信心通过 " 科技 + 文化 " 的整合创新,通过数字转译向世界讲好 " 地球的红飘带 " 的故事。
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如何使用数字科技、使用哪些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表达,对创作者来说依然是一个全新挑战。我们深知,靠文字、图片、视频和传统演艺的简单组合,也许能传达一些基本信息与情感,但很难产生临场感和互动性。贵州的 " 红飘带 " 项目,力求以创新的沉浸式叙事,带观众穿越历史的长河,体验长征的壮阔与艰辛,唤醒人们对长征的集体记忆,从而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这显然比电视转播的标准更为严苛,难度还在于这种艺术场馆设计建设没有太多可资借鉴的案例。
我们希望带来一种 " 行浸式 " 的空间体验,将 " 数字沉浸 " 进行多维度拓展升级,让观众沿着故事线边走边看,全身心地进入情境。" 红飘带 " 场馆拥有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利用多媒体影画与精美塑形包装,结合现代演艺手段来讲好 " 伟大征程 " 的故事。故事由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途、胜利丰碑以及新时代新长征 6 个篇章组成。将仿真场景、真人演出与 AI 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三维声场等科技手段相结合,还原湘江战役、遵义会议、爬雪山过草地等经典场景,让观众在 " 枪林弹雨 " 中、" 茫茫雪山 " 上,感受红色血脉,升华心中信仰。
为了增强参与感,我们充分利用数字艺术的互动性特点,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在 " 血火洗礼 " 这一篇章中,观众能够跟随红军战士脚步,深入体验从五次反 " 围剿 " 到红军突破数道封锁线后 " 血战湘江 " 的悲壮历程。在空间叙事上,我们采用零距离的演出形式,加之声光电的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演艺的震撼效果,让观众成为历史的 " 亲历者 ",切身感受红军战士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下,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震撼场景。
" 红飘带 " 在伟大长征精神宣传中的创新尝试,拓展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新空间和新形态,显示了数字艺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潜力。数字技术日益普及,特别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科技融入,让文化传播走出静态、单一的展示形式,更具有互动性和新鲜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体验,让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焕发勃勃生机。
"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随着数字科技不断发展,沉浸式体验将更加丰富多彩,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的视听感受和精神共鸣。我们深信,通过恰如其分的表达与传播,我们有能力让红色文化滋养更多人的心灵,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为 " 红飘带 " 项目总导演、总设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