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讲台,他们把爱心留给了学生。他们初为人师,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献给了教育事业。他们热爱着这份职业,正努力着将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时值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青春华章·青春正澎湃”特别策划——初为人师,向这些坚定选择了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致敬。
初入教坛:满怀憧憬启新程
2023年12月,我最后一次以学生的身份完成了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加入天津大学法学院,从此走上法学教育的从业之路。当我真正决定踏上这条道路时,心中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如今在法学教师的岗位上已有大半年,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初选择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年来的理想与夙愿,感谢天津大学法学院给了我实现这一梦想的契机和平台,也感谢吉林大学法学院九年来对我法学学习的启蒙与培育。
过去十几年的求学之路上,老师们如同明亮的灯塔,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打开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大门。我渴望成为这样的引路人,将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帮他们塑造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追求未来,实现梦想。同时,教师是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职业。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和变革,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这不仅能让我们保持进步的状态,还能让我们在挑战中不断成长。与学生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收获不一样的感动和惊喜。
初次备课时,面对厚厚的法学教材和广袤的学术天地,才真正感受到“授业”二字的分量。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繁杂的法律条文与深奥的法学理论清晰地传达给学生?如何使他们不仅理解这些专业知识,还能将其内化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同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深夜里,这些问题时常在我脑海中盘旋,伴随着不断地推敲与斟酌,仿佛在与无形的对手较量。每当深夜伏案,孤灯下的备课显得格外漫长。一次次修改,一遍遍推演,我仿佛在一片荒芜中开辟出一条通向知识的道路。忐忑与期待交织,像是站在一座未知的山峰脚下,未知的高度激起了攀登的欲望,而攀登的过程则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上学生的反馈,细微的表情,略带困惑的目光,都在不断考验着我的耐心与智慧。
然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激发了我更深地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这也是我最终选择前往高校从事法学教育行业的根本原因,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成就感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比拟的。
春风化雨:创新育人铸基石
2024年4月16日,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片未知的领域。看着教室里认真听讲的学生,原本的紧张逐渐减弱,内心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从基础的法学概念到复杂的司法案例,都需要我认真准备和思考,直到能将我的所思所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在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成为我调整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当看到他们眼中闪现出理解的神情时,我会感到一阵欣慰,这是对我努力的最好回报。而当他们表现出困惑时,我也意识到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让我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我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我的主要教学专业为刑法学,刑法学的学习不仅需要记忆,更需要逻辑思维的培育和批判意识的养成。于是,我尝试在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通过裁判文书网站选取典型的真实案例,尤其是两高发布的全国指导性案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刑法学的内在原理,也更能体会到刑法学的实践意义。我看到他们在讨论中展现出思考的深度,也感受到他们对刑法学更深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逐渐找到了教学的节奏和方法,每一堂课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一个新的探索。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得到完善。
在适应与探索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学生的声音,学会了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也学会了在面对困惑时坚持前行。每一次课堂结束后,都是一次新的开始,每一位学生的进步,都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任重道远:肩负使命守初心
教学之路的每一步,都是一次磨炼和自我提升。那些曾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困惑,都成为推动我前行和进步的动力。每一堂课都在反复打磨中变得更加成熟,每一次讲述也在不断推敲后愈加精准。教与学的关系,逐渐演变成一座双向的桥梁,我和学生在桥上相遇,共同追求知识的真谛。
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像是一场思想的对话。实际上,每次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时,我都会在心中反思,今天的课堂是否达到了我的期望?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我想表达的核心内容?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出现,也促使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慢慢地,我开始明白,真正的教学突破并不在于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师生心灵的共鸣。每一次课堂互动,都在帮助我和学生之间建立更深的理解与信任。虽然有时候,学生们的提问会让我措手不及,但这些问题反而激发了我更深入地思考。有些原本简单的法学概念,因为学生独特的视角,展现出了新的维度,也促使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寻找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经验的积累,犹如打铁,反复锻造只为铸成利器。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在不断探索中寻求创新,在实践中寻找突破。正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那样,“真理通过对话和质疑逐渐显露。”这种在教学中经历困惑,再解决困惑的过程,使我在教师的岗位上获得了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教师,我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每当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的进步与成长,我都会感到由衷地自豪,这种自豪感也坚定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念。教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重的责任。
反躬自省:追求卓越铸师魂
教学之路,犹如登山,每一步都在追求更高的峰顶。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困惑逐渐化为脚下的基石,但前方的高峰和广阔的视野却总是激励我前行。这种高度不仅源于积累的经验,更来自对卓越的不断追求。
教学,早已超越了一般职业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心灵的修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地超越与突破。每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我深感责任重大。学生们的每一次反馈,都是推动我不断进步的动力。它们促使我反思现有的教学方法,寻求更丰富和更深刻的教学内容。
尽管已有的教学成果让我感到欣慰,但真正推动我前行的,是对自我不足的清醒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我曾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与时俱进,将最前沿的理论与知识准确传达给学生们。法学是一门兼具历史与前沿性的学科,与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授课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授现有的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适应时代、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必须时刻精进,不断更新自己,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反思是精进的良师。每次课程结束后,我常常会独自思考,回顾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我会问自己,今天的授课是否真正触动了学生的思考?教学方式是否需要改进?每一份作业的批改,每一次课堂讨论的回忆,都是审视教学效果的机会。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地反思,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改进的路径。正如法国教育家阿尔贝·加缪所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反思为我指明方向,而教学则是实践这些理念的舞台。因此,我在每一堂课的准备中都融入了更多地思考与创新,力求让每一次授课都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教学,是一个不断精进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种精进与反思的结合,正是追求卓越的根本所在。
攀登之路无止境,而正是这种对卓越的追求与反思,让我坚定地走在教师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每一步前行,都让我离目标更近,也让我更加确信,教学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也将在教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砥砺前行。
(作者原标题为:初心未改执教路,长风破浪育英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