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 9 月 10 日电 题:台湾教师在湖南:在千年学府触摸湖湘文脉
新华社记者阮周围、余春生、张玉洁
10 日上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袁承维走上讲台,开启了新学期的第一课。
袁承维生在台北,本硕博皆就读于台湾大学政治系,一直热衷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2005 年,通过一次两岸学生交流活动,他第一次来大陆,首站便是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天下书院半湖湘。漫长岁月中,岳麓书院承载着延绵不绝的湖湘精神和文化根脉,让当时还在读研的袁承维更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脉动。这次探访,也为袁承维和岳麓书院之间埋下了一段隐而不显的缘分。
2018 年,在老师和学长鼓励下,袁承维来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任教,从事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与教学,目前讲授课程以道家思想为主。
学习先秦诸子等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内容,并透过这些内容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是袁承维在湖南大学任教以来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任教 6 年来,岳麓书院的生命力和包容力也让袁承维感受深刻。
他说,在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不远千里来到长沙,与岳麓书院掌教张栻讲学论道,留下 " 朱张会讲 " 的千古佳话。" 我感受到,岳麓书院的学生一方面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同时也对社会有高度的使命感。"
岳麓书院每名本科生都可以选择一名老师作为 " 学业导师 ",每两周学生和老师需要进行一次互动,主要是读经典,谈心得体会。这是袁承维最珍视和喜爱的一项教学内容。
" 透过经典来探讨现代,包括谈论日常生活,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传承了书院过往师生密切互动的传统。我带的几个学生毕业后,会回长沙看望我,也时常和我联系谈论近况,让师生结识的缘分细水长流,成为面对生命的并肩战友。" 袁承维说。
袁承维的学生经常提起对他的三个印象—— " 认真准备教材 "" 亲切且细心指导 " 和 " 台湾腔很可爱 "。在学生们看来,袁承维的口音差异给书院增添了多元色彩,使得汉语表达和课程讲述有了别样乐趣。
岳麓书院的包容和关切社会的特征,让身处其中的袁承维深受感染。2019 年,他回到台湾大学做宣讲,期间开始牵线台大哲学系和岳麓书院的交流;去年 11 月,湖南大学与台湾大学两校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 " 中国传统文化研讨周 " 启动,首场活动 " 师生学术论坛 " 中,围绕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这一主题,台湾大学哲学系、历史系、政治学系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历史系的本硕博学生分组研讨,以论文报告形式分享研究心得及成果,气氛热烈。
" 我希望两校交流效果继续拓展,给两岸学子带来更大视野和更多机会。" 袁承维说。
入职后,袁承维只身来到长沙,面对的挑战不只是教学和科研,还有饮食、气候等变化。最让他感动的是,同事们热情地和他分享在长沙的生活经验,带他 " 打卡 " 当地美食和景区,在节假日大家一起聚会聊天。通过不断地观察和学习,袁承维加快了融入湖南的脚步。
现在,袁承维常会邀约师长、朋友和家人,到长沙游玩,登岳麓山,观爱晚亭,在时光流转中看岳麓书院的四季递嬗。" 努力将教学和科研的心得,以及学术交流的收获分享给两岸学子。借由文化和学术,为两岸交流带来正面影响。" 这是袁承维对未来的期盼。
" 从台湾到大陆,互动交流带来了同胞之间更深刻的认识。" 他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