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宣传中心、急诊科 浙大儿院
近日,温州姐弟在意大利遇火灾不幸身亡的新闻令人痛心。据报道,他们生前曾躲在浴室里试图避难,但最终因吸入过量烟雾导致窒息。
不久前,韩国华城市电池厂火灾致23人遇难,根据当地的初步调查,23名遇难人员全部死于窒息。
两起事件,20多条人命,全部死于窒息,向我们发出怎样的安全警示?
“在这紧迫的逃生过程中,一个更为隐蔽而致命的因素,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火场中的浓烟。事实上,浓烟才是火场中夺取生命的首要元凶。”对于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件,很难就事件本身展开分析,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吴秀静,基于平时的工作实践,为我们带来重要提示。
吴秀静 主任医师
急诊科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30余年,对儿内科常见疾病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对儿科危重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水平,擅长新生儿及各种儿内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危重病人的救治与监护工作。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周五上午(滨江院区)
火场中最怕的不是火焰,而是浓烟!
约80%遇难者是被烟熏死
很多人认为火灾中的遇难者都死于大火灼烧,其实不然,在火场中约80%的遇难者是被烟熏死的。在一些火灾中,被“烧死”的人往往是先烟气中毒窒息死亡,之后又遭火烧,也就是说,火场中真正的第一“杀手”是浓烟。
吴秀静主任透露,几年前的G15沈海高速猫狸岭隧道火灾事故,当时数名重症儿童也都因为吸入浓烟被紧急送往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经历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反复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才最终得以康复出院。
她表示,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氢等,会对呼吸道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烟雾的抵抗力更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发生火灾时除了逃离火源,还应该告诉孩子,如何减少浓烟的吸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火场中大喊“救命”,边叫边跑?
千万别!逃生时一定记住两个动作!
在有的影视剧中,人们遇到了火灾以后,一边大喊“救命”,一边昂首快跑。对于这样的动作,吴秀静呼吁千万别这么做,这样做会让浓烟更容易灼伤呼吸道。
“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蔓延,充满整个空间。烟雾具有高温和毒性,对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逃生时两个动作很重要,一个是应尽量弯腰或匍匐前进,保持头部在较低位置,避免吸入大量烟雾。”吴秀静说。
还有一个动作是,可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过滤部分有害气体。但这个动作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卫生间很远,或者毛巾一时之间找不到,不必过分强求要有块湿毛巾。如果卫生间比较远,而出口比较近,去卫生间取湿毛巾掩住口鼻,但这一过程很可能会让人们错过最佳逃生时机。另外,卫生间一般空间狭小,如果里面已浓烟密布,此时冒险进入取湿毛巾,并不理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需要注意,湿毛巾只能起到暂时的防护作用,不能完全隔绝烟雾,因此仍需尽快逃离现场。
火场科学自救
急诊科医生为您准备以下攻略
吴秀静表示,遇到火灾险情,最重要的是冷静,综合判断所在地点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燃烧形势,采取科学自救。
1、第一时间报警: 一旦发现火情,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准确报告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等信息。切记,确保自己和孩子处于安全位置后再拨打电话。
2、迅速撤离:如果火势较小,且逃生通道畅通,应立即带领孩子有序撤离。切记不要贪恋财物,延误逃生时机。撤离时随手关闭经过的门,减缓火势蔓延。
3、寻找安全出口: 逃生时,尽量选择楼梯等安全出口,避免乘坐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因火灾故障停运。如果被困在高层建筑,应尽量往楼顶或室外避难层逃生,等待救援。
4、低姿匍匐前进: 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蔓延,充满整个空间。烟雾具有高温和毒性,对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逃生时应尽量弯腰或匍匐前进,保持头部在较低位置,避免吸入大量烟雾。
5、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如果烟雾较大,可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过滤部分有害气体。但需注意,湿毛巾只能起到暂时的防护作用,不能完全隔绝烟雾,因此仍需尽快逃离现场。
6、检查门是否安全: 在打开门之前,先用手背轻轻触摸门把手或门表面。如果门把手过热,说明外面火势较大,不要贸然开门,应寻找其他出口。
7、躲避在相对安全的空间: 如果无法立即撤离,应尽量躲避在相对安全的空间,如卫生间、阳台等。关闭门窗,用湿毛巾或衣物堵塞门缝,防止烟雾进入房间。尽量保持靠近地面的姿势,以躲避高温和烟雾。
8、发出求救信号: 如果被困,应尽量发出求救信号,如大声呼救、敲打窗户或使用手电筒等,以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你的位置。
“除了掌握火场逃生技能,家长平时应加强对孩子的火灾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火灾的危害,教孩子识别紧急疏散标志、熟悉家庭逃生路线,并进行定期演练。”吴秀静说。
特别提醒:
火灾发生时不要盲目跳楼:在高层建筑中,盲目跳楼是极其危险的,应尽量选择等待救援或寻找其他逃生途径,如使用逃生绳梯等工具。
不要返回火场:一旦安全逃离火场,切勿因任何原因返回火场,避免再度置身险境。
编辑 / 陈西瓜、木玉
排版 / 陈西瓜
供稿 / 急诊科 胡婵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